近日,中共上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2年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原上海青年拔尖人才)、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大赛平台)入选人员名单,集团职能部门王卓琳,下属建科院杨利香、张改景、曾莎洁入选2022年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原上海青年拔尖人才);下属环境公司屈铭志入选2022年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大赛平台)。
王卓琳,中共*员,正高级工程师,曾获评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现任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信息技术部)副主任。
王卓琳同志长期从事建筑检测评估、运维安全与更新改造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主持各类课题近2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技术标准及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16项。在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方面,负责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通过高效、可溯源的NQI体系全过程监管,提升住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在建筑运维安全领域,研发了历史建筑精细化检测及鉴定技术,开展了木梁、混凝土梁等关键构件十余年的长期性能观测,主编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历史建筑安全监测技术标准》DG/TJ 08-2387-2021;在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领域,研发了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检测技术体系,合作研发了考虑老公房成套改造、加层加梯、抗震加固等需求的功能改善与安全性能提升一体化改造技术,主编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标准》DG/TJ 08-2338-2020,为城市更新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杨利香,中共*员,正高级工程师,曾获评“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现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材料与固废利用研究所副所长。
杨利香同志长期从事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低碳建材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工作。牵头或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参编技术标准17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深耕“燃煤固废、冶金渣、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及其焚烧灰渣”等重点方向,突破脱硫脱硝粉煤灰、污泥及其焚烧灰渣安全性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先后为华能石洞口电厂、宝武环科等企业提供固废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在道路用绿色低碳建材方面,研发道路低影响修复用注浆材料、建筑垃圾回用于道路基层关键技术等,广泛应用于长三角地区;在绿色低碳建材发展方面,构建上海首个涵盖4大领域、104家企业、231项产品的建材碳排放数据信息平台,为建材行业碳排放核算与减碳技术路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张改景,中共*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低碳院副总工、技术研创中心主任。
张改景同志长期从事绿色生态城区、低碳能源规划等领域科技研发和咨询服务工作。负责及主研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3项,主参编著作7部、标准6项。通过研究建立基于需求侧节能的城区综合能源规划实施路径,形成了基于能源和环境双控的绿色建筑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构建基于全过程管控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方法、关键技术,提出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隧道、绿色机场的评价方法,相关成果被行业及地方标准采纳,支撑了虹桥商务区、上海世博园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的绿色生态城区、低碳发展实践区的创建工作。
曾莎洁,中共*员,高级工程师,曾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国资骐骥青年英才,现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与数字技术研究所*支部*、所长。
曾莎洁同志长期从事城市建设与运营领域的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专注于建筑工程全生命期数字建设与智能管控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项目实践。负责和主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主参编技术标准10余部,参编出版物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方面,以建筑信息模型(BIM)融合为依托,以全过程数字交付为抓手,在数字孪生感知、多目标数字协同、多业务智能算法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形成城市建设与运营的孪生底座与数字平台,并应用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建*100周年中国共产*历史展览馆智慧城市电子沙盘、200余万平米智慧社区等项目,解决工程建设与运营数据互联互通技术壁垒,助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屈铭志,高级工程师,曾获评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闵行区春申杰出人才,现任上海建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水环境技术部部长。
屈铭志同志长期从事城市地表水生态环境提升的方案设计、技术研发和实践工作。主持市、区两级环保、水务系统重点项目10余项,参编出版物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发明专利2项,曾获“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海望杯创新优胜奖等。在应用数智化手段服务城市治理的工作中,以掌握城市全域河湖健康态势为目标,继承和融合环境学科与遥感学科相关理论,建立城市河湖健康智脑。在“指标体系”“多元感知”“融合分析”“态势推演”“风险评价”五大关键节点开展创新研究,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为水环境管理、设计、评估等业务提供决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