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海建科全面完成上海目前最大方舱医院——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建设任务。在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建设的五昼夜连续奋战里,上海建科全力投入,120多位“逆行者”组成的项目团队不负重托,交出了圆满答卷。
庄国方作为曾经承担多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品牌总监和资深项目经理,在公司接到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建设任务后,主动请缨承担艰巨任务,公司指挥部明确由他担任公司驻项目现场总负责人,充分发挥专业管理和应急项目建设经验,聚焦目标全面抓统筹、抓管理、抓现场。
抓统筹:从项目开始第一天就带领团队同事驻扎在项目现场,针对“大集团、多兵种、快速化”的大型项目建设要求、严峻复杂的现场防疫情况,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组织详细研究部署、明确工作机制、深化各项计划、细化工作分工。
抓管理:每天的工作中,难以计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接踵而至,每一件事都属于时间紧、任务重,微信联系近二十个重要沟通群不停运行,他与参建各方负责人连续召开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部署协调安排会议,当天把各项工作部送入正轨。
抓现场:在项目全面铺开后,项目进度要求极其紧张、管理工作面大大超出常规的情况下,他身先士卒不分昼夜驻守一线,与指挥部和各参建单位持续研究、沟通、部署、协调,围绕全新的工作任务和重难点,按照“小时制”作战地图,组织实施分场馆、分专业、分岗位管理,项目现场实行连续施工安排日夜班模式。
所有的时间里,他不是在开会、电话沟通、现场研究,就是在各个场馆的建设现场巡视检查。在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后深夜里,他对同事们说“你们去休息一会。我没事,还能坚持,验收完成移交后,我们就可以休息了”。他带领团队历经五个日夜的奋战,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从现场撤离回到酒店隔离的路上,他向公司指挥部报告“上海建科团队已经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建科每一位同事都是最棒的,为建科点赞、自豪!”
当接到公司动员通知后,吴雪峰毫不犹豫地回复“收到,随时待命!”在公司统筹安排下,他担任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建设的公司现场副总负责人。疫情形势严峻、应急项目建设任务十分火急,他立即着手安排,连夜召开在线紧急会议,明确组织架构、任务分工,同步全面启动各项手续办理、人员通行证办理、组织调剂安排、后勤综合保障管理等各项工作;并立即沟通公司已完成应急项目负责人,形成系统性工作思路。在连续五天的奋战中,面对应急项目建设的特殊性,8个场馆方舱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各种进度都要以小时计算、全部倒排,各种任务同时“轰炸”过来,协调沟通、安排工作、现场巡查、综合保障,远超极限的工作强度让他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每天大家都工作到凌晨时分,腰酸背疼,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他和团队同事一直在坚持、再坚持。直到现场建设管理任务全部完成,全员顺利撤回到酒店时心中的巨石才缓缓落下,虽然累到极限却始终无法入眠,脑海中一幕幕“回放”的是五天来极其不平凡的整个过程,在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中挑战极限,无悔无憾。
康勇此次作为上海建科派驻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建设一纵队(1-4号馆)的现场总负责,承担了此次国展方舱医院总体量一半的建设任务,他带队全队、协同各方、高效决策、统筹保障。在接到命令的一刻,他的工作就已经在脑海沙盘中演练。仅用半天便组建完成一支50人的中青年骨干、其中*员10人。在现场工作中,他承担起两个工作组的各方面对接、协调,线上线下、云端对面、视频语音等多种通讯、爆炸式信息都集中在总负责人“CPU”中。面对非常密集的信息汇总研判和一线建设决策,他在6天的建设中一直保持不分昼夜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和应对汇报,以科学管理和坚持奋战,高效完成了所负责的1-4号馆建设管理任务。
监理一组(1号馆、2号馆)
作为一名*员,芦苇带头报名参建,并积极动员有医疗项目经验的同事加入本次任务。4月5日晚间,他驱车跑遍大半个城市接上同事们抵达项目现场。他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现场同事进行技术交底,从安全区、限制区、污染区入手督促施工进度,从负压排风、污水处理、床头呼叫系统入手紧抓施工质量,争取交付即满足方舱医疗使用功能。在收尾冲刺阶段,他连续奋战30个小时,将指挥部下达的进度任务,分解为24小时工作量,带领组员按专业分解系统、核查剩余工作量、协助施工单位新入场人员熟悉作业交界面,向指挥部提供24小时进度时报、协调难点分析、重点施工部位人员缺口分析,用专业和坚持保障了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团队进场前他的工作就开始了,与公司后勤团队的紧密协作,通过合理规划路线,调配车辆资源,协助公司两天内完成了所有人员的集结,将分布在上海各个区县的49名同事安全送达现场投入工作,并协调住宿等生活资源。为了保障同事们的安全作业,他还与后勤同事在短时间内调配齐急需的全部防护物资。国展现场人员密集,防疫风险大,每当同事前去现场巡视,他都会反复叮嘱大家做好防疫措施,确保安全健康。4月10日尽管现场工作告一段落,后勤工作仍在继续,仇佳明合理调配车辆组织同事们迅速有序的安全撤离现场,进入隔离酒店休整隔离,再安全送回各自的住处,确保了“平安撤离,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一名*员,他在在接到公司通知的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就报名进入团队。方舱建设节奏快,进度紧,现场第一手资料的汇总和上报尤为重要,这些海量的现场建设动态数据资料,为指挥部统一把控进度、协调分配资源、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困难提供了数据支持。他每天都准时在8点、12点、18点分别向指挥部提交现场进度完成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建设高峰时期,更是每两小时对现场进度进行更新,为了更准确、清晰的提供汇总数据,他积极参与到现场工作,通过对现场的了解和把控,进一步分解任务、优化数据指标,将项目的进度情况更加清晰的展现在指挥部面前。
监理二组(3号馆、4号馆)
他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快速抵达项目现场,马不停蹄到尚未开始施工的场馆中熟悉施工环境。他所在工作组需要负责1、2、3、4号馆的监理工作,占整个国展一半的面积,为了熟悉场馆,一趟现场巡视下来微信步数将近两万步。他第一天就连续战斗了24小时,并主动承担夜班班组长的工作。作为组长,不仅需要负责监理工作,他全面落实组内工作安排、协调以及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4月8日,3、4号馆进入收尾验收阶段,刚经过整夜工作的吴伟辉又在第二天早早的来到现场,支援验收工作。在完成所负责的场馆可以撤离时,吴伟辉毅然留下投入其他未完成场馆的支援工作,奋战到最后一刻才和团队一同撤离。
4月5日夜间,居家办公的魏京京得知援建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紧急任务,立刻向领导主动请缨,安排好家人后,一早就出发前往目的地。项目现场时间紧迫、现场交通场地拥挤、现场材料紧张、劳动力投入相对短缺、参与单位众多。他主要负责的是场馆内的水、电、风、建筑等。这些管控要点,虽然对于他来说“轻车熟路”,技术难度不大,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管理工作面,不仅要花非常大的力气,还要有十分的耐心。他连续5个夜班扎根在施工现场,每小时向工作组汇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场情况、劳动力投入数量、现场的实际施工进展等,他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正在居家办公的黄忠宝接到项目总监电话,他一听公司承建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当即决定“我要报名”。他未婚妻特地到上海来工作,刚到上海就赶上了疫情,一直封控在小区,当知道他要去援建时没有反对,却偷偷哭了。作为第二批进场人员,他在援建期间负责2号场馆夜班机电监理工作,全身心投入现场一线,用最短时间对场馆所采用的机电系统、管线路由、材料设备设施情况进行逐一盘点和熟悉,并针对项目情况编制常见质量通病手册。他昼夜奋战在巡视检查一线,每天凌晨5点再编写工作日报、验收记录、未完成情况整理汇总,以便交接班同事实时掌握进度。
监理三组(5号馆、6号馆)
杨波同志主动请缨参战,快速组建援建监理团队进驻项目一线。当日深夜2点就完成了第一批员工进场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带队承担5号和6号馆的监理任务,并快速跟进成立后勤保障组、技术保障组等强有力的后台支撑现场。他积极与业主和施工单位沟通,落实好监理组织机构科学合理搭建与任务分工,开战即决战。过程中,他带领核心骨干与相关单位紧密沟通、充分研究,及时梳理组织模式,建立了一套适合参建各方的快速有效沟通机制与会议形式,大大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快速解决现场出现的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确保了4月9日晚上24点火速完成了5号和6号馆的全部建设监理任务,4月10日早上开始接收病人入住。
项目总监、青年*员王海阳,在接到公司援建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任务后,立刻响应号召奔赴一线。作为五、六号方舱项目总监代表,他在达到现场后即刻协助项目总监一同搭建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并带领各专业组尽快熟悉设计及现场情况。同时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并督促设计、施工单位按照节点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他和项目组的同事从4月8日起连续奋战40小时,在项目一线严抓质量、进度、安全,确保各专业工程逐项验收、交付。在项目投入使用期间,他主动联络运营单位,制定维保清单,一心为进住人员提供良好的隔离环境。
在接到国展方舱建设任务后,他丝毫没有犹豫,即刻报名并奔赴现场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在设计管理方面,他积极组织组员对图纸进行消化,及时协调设计进行优化;为了项目能够按时交付,满足进度需求,他严格督促施工倒排进度计划,进行现场实时监控并针对薄弱点采取纠偏措施;为满足功能性使用需求,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他和各组员对进场材料、施工工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现场质量隐患督促立即落实整改。经过五天四夜的鏖战,所参与的场馆区域建设率先顺利完成验收。
祖军同志接到参建应急项目建设任务后,不顾痛风发作,临危受命不惧风险,带领团队全面参加了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全部1~8馆的建设管理工作。他带队赶赴建设项目现场后,行李还未放下,便直接带领5人造价团队投入热火朝天的工地,边熟悉施工现场,边与参建各方沟通协调,明确工作要求,采集现场数据,快速开展造价咨询工作。按照“抢好工(程),收好证,计好帐,讲诚信”的应急抢险工程计价要求,他提出按多方材料相互佐证的方式确认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为加快施工进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坚持全场巡查超大面积的建设场地,痛风疼痛难忍时只能靠止痛片缓解。50万平方米场馆,100多公里路程,700多份影像资料,在关键时刻,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责任与担当。
监理四组(7号馆、8号馆)
姚浩同志接到了公司部署参加抢建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紧急任务后,立即在全部门范围内紧急动员,连夜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他首先克服自己个人和家庭等困难,在居住小区解封仅1小时内赶赴现场,驻守现场坐镇指挥、带队拼在一线。针对方舱建设特点,安排现场人员分组24小时两班制,昼夜不间断管理,同时协调公司后台对现场进行支撑,及时落实建科指挥部的要求,连续作战,他和团队成员每天仅休息3小时,有时候甚至通宵。在这场以快制快、与疫情比拼的奋战中,他带领参建团队围绕现场建设推进、质量把控、安全管控等要点,不惧挑战、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在没日没夜的奋战中终于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在国家会展中心大型方舱医院建设现场留下了无悔奋斗的足迹。
马洪涛主动申请参加国展应急项目建设任务,接到居委的放行证明后就火速奔赴战斗现场。他到达指挥部便参加动员大会,立即形成监理工作策划。4月5日24时,他组织召开项目组全体人员工作部署会议,并按日班和夜班进行了分组分工,同时带领团队庄严宣誓,坚决完成任务。在现场,他带队开展大量协调工作,配合解决材料设备供货滞后的问题、图纸不断更新带来的现场调整落实问题、防疫管理问题、后勤保障问题等,快速和各方人员对接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冲刺阶段,现场建设通宵达旦连续作战,整个现场热火朝天马洪涛和监理团队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经过连续坚守奋战,终于迎来了7号、8号馆建设任务的全面顺利完成。
作为一名*员,武剑伟知道公司承担国家会展中心应急项目建设任务后,立即申请参“战”,同时在分管项目层面发动员工自愿参与,立即组建一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监理团队,做好随时带队出发的准备。到达现场后,立即掌握项目信息,针对项目工期紧、工作量大、不间断作业的特点,在优化好项目组织架构后立即组织团队开展现场监理工作。在短短五天五夜的时间里,所带领团队完成约12500张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任务,要做的不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协调、一遍又一遍的巡场检查,更多的是在与时间赛跑。一天难得休息两三个小时,忙起来通宵达旦,甚至顾不上吃饭,这些都已成为常态。身体虽然疲惫,但无论如何都要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武剑伟作为一名*员的坚持。
刘闪闪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在几个小时内迅速集结到国家会展中心。抵达国家会展中心后,在公司领导的动员下,迅速投入紧锣密鼓的工作中。他首先对各区域施工人数进行统计,对无人施工及施工人员不满足进度计划要求的区域,及时督促总包落实人员。对各区域内主要材料进行梳理,并跟踪材料到场情况,尤其是一些关键材料尚未到场的,要求总包立即下单订货,时间要精确到小时,避免对工期产生影响。他带着图纸,采用“地毯式”核对方式作业。他牢牢抓住管控要点,针对缓冲区是医护人员的主要进出通道,缓冲区不但能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也能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通过图纸与现场对比,他与施工单位紧密沟通,确保了设计功能的完全实现。